多数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破“2”,银行理财产品又又又火了!专家分析→
近期,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中小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多数银行年期存款利率已跌破2%。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今年,随着存款利率继续走低,不少人又热衷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又火了起来。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7月25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六大国有商业银行集体宣布下调存款利率,定期存款利率全面破“2”。其中,5年整存整取存款挂牌利率由此前的2%下降至1.8%。
继六大国有商业银行之后,近日,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江苏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重庆银行、重庆农商行等多家地方中小银行,也纷纷下调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普遍为10个基点至30个基点。
下调后,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低于2%,仅有个别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超过2%。如,四川银行5年整存整取个人存款挂牌利率为2.8%,5年整存整取单位存款挂牌利率为2.6%;华夏银行5年整存整取储蓄存款挂牌利率为1.85%;重庆农村商业银行5年整存整取储蓄存款挂牌利率仅为1.80%,5年整存整取单位存款挂牌利率为2.05%。
业内人士分析,从资金供求视角看,此轮存款利率下调与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市场化利率体系不断完善,培育了以质押式回购利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等为代表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国债收益率曲线趋于成熟,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也日益增强。
2021年6月,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由存款基准利率浮动倍数形成改为加点确定,消除了存款利率上限的杠杆效应,优化了定期存款利率期限结构。2022年4月,推动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事实上,本轮存款利率下调,是我国自2022年4月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以来,商业银行第五轮集中下调存款利率。此前四轮下调时间分别在2022年9月、2023年6月、2023年9月、2023年12月。
一些专家认为,此轮存款利率下调不仅能缓解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和息差压力,改善营收表现,还能为后续商业银行针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和新兴领域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腾挪空间,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银行存款利率越来越低,很多人又爱上了银行理财产品。
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理财师介绍,在经历去年“赎回潮”低谷后,今年银行理财市场相对火热。比如,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个人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持续增长,截至今年7月末,该行个人理财产品规模较年初增长20.71%,增势强劲。
而从销售情况与存续产品来看,期限在30天以下及6个月左右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相对更受投资者欢迎。这与银行理财市场中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的特点紧密相关。比如,目前,在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中,数量最多的仍是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
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的例子并非个案。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4年上)》(下称《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28.52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1.72万亿元。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7.63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6.88%,较年初增加0.5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1.73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增长,与存款利息持续走低、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高于存款利率有密切关系。《报告》表明,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80%,整体收益稳健,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413亿元,同比增长3.11%。同时,个人投资者数量也在稳步增加——截至今年6月末,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数量为1.2亿,占比达98.74%,较今年初新增738.88万人。
“随着存款利率下降、投资者风险偏好趋稳和理财产品净值持续修复,预计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将继续成为居民投资理财的重要选择,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将在波动中持续回升。”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理财师认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