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国债境外理财 资产配置新动向?
黄金国债境外理财 资产配置新动向?
国际金价近期涨破历史高位,国际黄金现货价格3月8日盘中一度触及每盎司2194美元的历史新高。3月以来,国际金价大约十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过6%。尽管随后金价高位回落,不过仍然处于历史高位附近。中国方面,3月以来,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价格也持续攀升,多日保持在每克500元以上。
在中国的黄金消费市场,不少金店的足金饰品报价都达到每克650元人民币以上,投资金条报价也在每克520元以上。尽管黄金价格处于历史高位附近,不过民众对黄金的热情依然高涨,有上海金店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黄金购买热潮加上此前春节等假期带动,门店今年一季度的销售额有一定增长。
对于2024年来金价持续飙涨的原因,有分析认为,欧美货币政策转向的预期以及持续的地缘政治风险担忧成为主要的推动因素。事实上,黄金在2023年全年已经有亮眼表现,在全球大类资产中以13.2%的涨幅排名第四,仅次于全球股市、发达国家股市和全球高收益债。市场人士指出,从短期来看,短期内黄金价格可能有变动,但中长期来看,依然是长线投资题材。
展开全文
与此同时,各国央行的购买,包括中国人民银行的购买,也是金价走强的重要推动力。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2024年1月,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39吨;土耳其和中国再次成为全球最大两个黄金官方买家,其他央行也几乎未出现任何显著抛售。根据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黄金储备连续第16个月增加,2月末黄金储备7258万盎司,环比增加39万盎司,1月末为7219万盎司。
展望后市,摩根大通此前的预测显示,金价会在2024年年中最高上升至每盎司2300美元。不过也有机构指出,金价过去一段时间连续大涨,已经反映市场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不建议投资人在近期内追高金价。美国劳工局3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CPI同比上涨3.2%,高于前值和预期3.1%,创2023年12月以来新高,显示美国通胀有所反弹,加大了黄金回调风险。
不仅黄金近期持续上涨,被视为“电子黄金”的加密货币比特币也创下新高。3月12日首次突破7.2万美元大关,成为世界第八大资产。有业内专家表示,对投资者而言,比特币价格波动巨大,且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数字资产的监管政策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蕴含巨大风险。
除了黄金投资,近期发行的中国储蓄国债也受到居民追捧。3月10日,2024年中国首批凭证式储蓄国债正式发行,北京多家银行额度在当天上午就宣告售罄,大行额度尤为紧俏,仅1小时即被抢光。根据中国财政部公告,2024年第一期、第二期凭证式储蓄国债于3月10日至3月19日发行。分析指出,目前中国国内商业银行利率经过多轮调整,国有大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三年期定存的挂牌年化利率已跌破2%,加上理财等收益率波动加大,储蓄国债由于安全性高、收益稳定、变现灵活、投资门槛低等特点,受到追求稳健收益的民众青睐。
为拓宽居民投资渠道,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2.0的优化措施正式生效,个人投资者投资额度上限,将从100万元人民币上调到300万元人民币,并增加证券公司参与试点。有调查显示,三分之二受访者可能会增加投资,有近四分之一受访者有意在未来12个月投资至少100万元人民币。
房地产曾经是部分中国居民重要的资产增值方式。近年来,随着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房地产市场面临调整压力。近期,中国香港地区撤销房地产调控政策,取消实施了13年的楼市“辣招”,大幅降低交易和持有成本,刺激香港楼市交投活动回升,同时也吸引一批内地居民赴港买房。在香港“撤辣”后第二周,楼市热度持续。
根据香港中原地产监测数据,中原地产十大屋苑3月9日、10日的周末成交量创3年新高,一手市场方面,在“撤辣”不足十天已经录超过1500宗成交。
而港府宣布撤销楼市调控前的2月26日、27日,全港一手房成交分别只有4宗和14宗。除了香港地区,部分中国居民寻求在海外置业配置资产,希望获得资本增值。根据韩国官方数据,2023年共有1.56万名外国人进行了房地产购买,占土地购买总额的0.9%,创历史新高。从国家来看,在韩国购买房地产的中国人数量为1.1万,占所有外国买家的72.9%。
据统计显示,从2020年初到2024年1月,中国家庭大约往银行账户里净存58.24万亿元,相当于2009年到2019年的新增存款总和,而其中82%是定期存款。
分析认为,存款增速加快的其中一大原因,是近年来居民风险偏好降低。随着投资者对稳健收益资产的诉求增加,进行多资产配置将成为未来居民财富管理的主流。专家建议,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应积极创新,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家庭的理财需求。
来源:《中国深度财经》
编辑:许织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