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老院发生火灾,致20人死亡!预防养老服务机构火灾,这些事项要记牢→
养老院入住的大部分为
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一旦发生火灾
疏散逃生困难
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养老机构常见火灾隐患
1
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养老院部分老人缺乏足够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部分从业人员对火灾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缺乏逃生知识,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形成混乱的局面。
展开全文
2
老人自救能力弱
老年人行动迟缓、体力有限,加上大多身体状况不佳,甚至无法自主行动,对环境的感知较弱,难以发现火灾和及时逃生,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出现伤亡。
3
违规搭建临时建筑
部分养老院由于老人人数较多,社会公共养老服务跟不上,养老机构为了增加床位,搭建临时用房、员工宿舍,由此带来了极大的消防隐患。
4
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
部分养老机构因维护不到位,存在电线未穿管保护、电线老化、线路损坏、私拉乱接电线等问题,极易导致线路短路、过载从而引发火灾。
5
疏散通道不规范
养老院发生火灾本就难以逃生,加之消防通道杂物堵塞、窗户安装防盗网时没有开设逃生窗口,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影响火灾疏散逃生和救援。
6
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
部分养老院消防器材及设施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配置,加上维护保养不到位,存在灭火器数量不够、压力不足,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设置不规范等现象。
养老服务机构消防安全
容不得半点松懈
我们必须重视重视再重视
这些养老服务机构消防安全知识
请务必牢记
01
养老院要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使其具备扑救初起火灾和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应定期组织开展疏散演练,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应掌握必要的逃生自救知识。
02
完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中组织架构部分,明确各分区、各楼层安全负责人及安全员的职责和联系方式。
03
养老院的电线敷设应请专业人员布线、接线,所有固定的线路全部穿管保护。严禁用铜丝、铝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
04
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应处于正常状态,消防设施、器材及消防安全标志的定期检查不能走过场,必须确保消防设施随时处于有效可用状态。养老院要建立检查登记制度,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换。
05
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占用任何消防通道,严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中堆放影响疏散逃生的障碍物。对于需要堆放的杂物,可以建立相应的杂物室,将易燃可燃物品与生活用品分类存放。
06
定期向老年人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告知正确用火、用电方法,提醒其不要卧床吸烟,不要乱扔烟头,不要违规使用明火。
07
不准私自使用违章电器,加热设备,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08
养老院中的活动厅、餐厅、浴室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其人数不准超过其额定人数。防止一旦发生意外,因为人数过多影响逃生。
09
发生火情要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并开展初期火灾扑救,同时拨打119报警。
发生火灾
老人如何自救?
01
借助口哨、手电等小工具
老人平时最好在床头边备一杯水,一旦发生火灾,马上泼湿被子,代替湿毛巾捂住口鼻;也可准备一些小工具,如口哨、手电等,老人体力有限,这些工具可以帮助逃生。
02
拨打119报警
养老院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在拨打119报警电话的同时,要找到医养机构员工求助,迅速进行疏散撤离。
03
若身上着火,不要带火奔跑
身上着火时,不要带火奔跑,应该设法把衣服脱掉,也可以卧倒在地上打滚;身处位置接近水源的,可想办法用水淋湿衣服。
04
把家门钥匙留给邻居
居家养老的独居老人可将一把家门钥匙留给邻居,以备不时之需。
评论